2025 年 6 月 28 日至 7 月 4 日,加拿大特伦特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系终身教授、女王大学兼职教授冯文英应邀访问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开展合作洽谈与学术交流。
合作办学洽谈
7 月 2 日下午,冯文英教授与珠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行了合作办学洽谈座谈会。华珠校长助理马雷猛、华珠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刘敏珊及团队成员,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卫星、副书记陈林仔、副院长李金灿、院长助理周钰淮、学院学科带头人张广教授及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马雷猛校助首先介绍了华珠的基本情况,冯教授就加拿大近年对国际留学生政策变动、她们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可能合作事宜进行探讨,特别就她们校区与我校国际化办学将进行深入探讨。冯文英教授现为特伦特大学多伦多校区负责人(财政独立),双方就未来合作办学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通过此次交流,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出国留学与继续深造的相关事宜,并初步达成了未来学术合作的意向。
学术交流与座谈
6 月 30 日,冯文英教授与人工智能学院全体教师在学院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交流,人文学院的陈军院长参加了此次交流。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王卫星首先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及科研成果。冯教授对学院取得的成绩不吝盛赞,称其“速度之快、质量之高,令人振奋”。随后,她以“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本科教育,以及未来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为题,献上了一场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的建言。
冯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就业市场需求,积极设置“AI + X”交叉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她详细介绍了特伦特大学“核心 - 动态”学分体系,强调课程设置应注重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冯教授还就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 AI 技术在提升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育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提醒应关注人际互动和价值观引导的重要性。
冯教授的主题分享结束后,现场即刻升温:教师们追问课程落地的学分比例,骨干教师关心跨学科团队组建机制,陈军院长更抛出“人文如何与AI共舞”之问。冯教授以一贯的严谨与幽默逐一回应,掌声与笑声交织,思想的火花在盛夏的空气中持续闪耀。
专题研讨与座谈
冯文英教授,本科、研究生、博士,均学习基础数学专业,但,当年应聘的岗位为特伦特大学计算机系教职,尽管后来承担过数学系系主任,回归本行,但她的研究生,包括博士生,多数在计算机领域招生,后来又主导人工智能专业申报与建设,她是如何做到的?
冯文英教授的故事,几乎是一部“数学人”跨界到“人工智能”的教科书式范例。从基础数学到计算机系,从系主任到 AI 专业创始人,冯文英用 30 年时间证明:真正的学科交叉,不是“物理+生物”的简单拼图,而是把数学的“谱”写进人工智能的基因,再让 AI 回馈数学以新的生命。
冯文英教授在基础数学领域造诣也非常深厚,欧洲一位学者的专著《非线性谱理论》其中一章内容就是冯教授当年的博士论文。因此,研讨将主要就谱分析或谱理论在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结合进行探讨,同时,就本科生及青年教师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冯文英教授以“谱理论”这一数学利刃,完成了从纯数学到计算机科学再到人工智能的跨界跃迁,并通过招生、课程、科研、专业建设四步闭环,将数学基因植入 AI 人才培养全过程。
人工智能学院就以上两个方面请冯文英教授与学院的师生开展了两场座谈,学院学科带头人张广教授开办的讨论班的青年教师及部分学院的本科生参加了座谈,同时还邀请了山西师范大学焦淑云副教授、海军航空大学杜彬彬副教授,以及外校本科生的加入。
两场座谈均超时四十分钟才在工作人员的“强行打断”下结束。走出会场时,师生们仍三五成群到食堂继续未讨论完的话题。
此次冯文英教授的来访,为华珠的国际合作和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进一步推动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37983820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